略過產品資訊
1 / 1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最好的教養,從面對真實自我開始:法國父母最信賴的心理學家,帶你擺脫焦慮、解決親子衝突的45堂療癒課、23種高成效的對話練習

定價 HK$123.00
定價 售價 HK$123.00
銷售額 售罄
查看完整資訊

內容簡介

  我們與孩子的距離,其實是我們與自己的距離。

        學習做個不完美的父母,找到屬於你的教養力!
 
  ★法國暢銷教養著作首度在台灣問世
  ★作者著作已翻譯成26種語言版本,全球熱烈發行。
 
  教養是一場巨大的冒險。做父母的總是對孩子懷著期待,希望教出優秀的孩子,又能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然而現實的親子生活卻往往充滿了怒吼、傷害及埋怨。
 
  對教養感到無力的父母,有的對自我產生懷疑: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能像別人一樣優秀 ?一定是我不好!
  .我也討厭對孩子怒吼的自己,會想到小時候,我母親就是這麼對我。
 
  有的父母則認為全是孩子的錯 :
  .我也不想揍小孩,都是被逼的!錯不在我!
  .我可是警告過了,這個懲罰是他自找的!
 
  其實,親子之間的衝突,全是來自父母。若要解決這些問題,最有效的教養,則是從父母面對真實的自我開始。
 
  作者伊莎貝爾.費歐沙集結了她40年的心理諮商案例,逐一向讀者揭示在教養衝突中,父母感到挫敗、焦慮不安的真正原因。書中探討的親子問題從新生兒至青少年、成年後的各個年齡層,作者在深厚的專業背景下,用平易近人的文字引導讀者直視問題的真相,並且提供有效的解方。
 
  此書出版至今,長期盤踞法國親子教養類暢銷書榜,獲得許多父母口碑推薦,稱它是療癒的靈藥,能讓父母面對真實的自我,與過去的苦痛和解,進而擁有更好的親子關係。
 
各界名人推薦
 
  沈雅琪(神老師)資深教師 專文推薦
  徐若瑄 Vivian創作歌手 ‧ 藝人 │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 │劉宗瑀(小劉醫師)乳房外科醫師 │ 魏瑋志(澤爸) 親職教育講師 │簡嫚書 演員、導演  
 
好評推薦
 
  陳其正(醜爸)/親職教育顧問
  我們期待社會是多元、每個人是獨特的,但神奇的是,對於父母,卻希望每位都是一樣的。這些『施加於父母身上的完美形象』,經常讓已經因照顧孩子而手足無措的我們,心慌意亂。在本書中,作者以鮮活的實例敲醒我們,教養沒有標準,更無所謂完美的父母。唯有用更人性的角度,務實地看待每個家庭的能與不能,幸福方能成為現在進行式。
 
  魏瑋志(澤爸)/親職教育講師
  我們都是有了孩子,才開始學習怎麼當父母的。我們在長大過程中,是如何被對待的方式,成為了唯一的參考值。可惜的是,我們並不喜歡,但又不知道有什麼更好的方法,於是產生了後悔的迴圈。
 
  重新面對真實的自我開始,理解到我與孩子是在親子路上,一同學習與成長的夥伴。找到最適合彼此的溝通與管教方式,尊重而不放縱、同理而不溺愛、規範而不打罵。我想,這就最好的教養了。
 
  小劉醫師(劉宗瑀)/乳房外科醫師
  這本書誠實的說出為人父母其實很無助,面對教養的各種焦慮,無形中負擔了孩子未來的人生與幸福?!
 
  它誠懇的「面對家長」,關心著家長,聆聽著家長,而非從家長身上透視、遙望遠方,談孩子未來的路線,談教育方針、十大守則……
 
  為人父母,首要是先為人;關心則從自己先開始。自我沉澱,察覺內在,面對自我,不必計較成功與否。
  真實,是唯一的方法。
 
  「這本書可以使我們發現自己的錯誤,並幫助理解為什麼孩子帶來問題時,我們有時很難正確、積極地做出反應。它寫出很多難以跨越的世代溝通,帶給我們相當重要的啟示!」——巴黎,泰絲
 
  「你必須讀這本書!它寫得很好,每個人都適合來讀。它讓你了解自己,甚至清楚你想成為的是哪種父母。它也讓我們意識到,童年對於個人的培養確實至關重要,從某種意義上說,這對父母可能會構成一定壓力,但也帶給我們另一番省思——謹慎對待孩子幼小的心靈。」——馬賽,艾琳
 
  「作者寫得簡單易懂,卻讓我們深刻理解自己在面對孩子時,為何做出那些反應,也讓我們知道如何改善親子關係。我從中發現了許多很棒的技巧,而且數度落淚,因為我曾經是那個絕望的母親!推薦給所有迷惘與挫敗的父母!」——巴黎,澤雅特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伊莎貝爾.費歐沙(Isabelle Filliozat, 1957~)
 
  法國心理學家,擁有近40年經驗的心理治療師、情感教育專家。她是法國提倡「正向教養」的主要人物,長期從事兒童及青少年情感教育的研究,為父母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各種問題。
 
  目前有30本著作,從出版《心靈智慧》(L’intelligence du cœur)(1997)、《孩子的心靈情感》 (Au cœur des émotions de l’enfant)(1999)引起巨大的迴響,至今仍有多本著作長期盤踞法國親子類暢銷書榜,並於全球譯成26種語言版本,在美國、日本等地皆擁有許多書迷。她的教養書是法國父母口中的療癒靈藥,20幾年來引導無數的法國父母擁有更好的親子關係。
 
  2019年9月,在法國政府推展「積極育兒」的政令下,伊莎貝爾.費歐沙獲馬克宏總統任命為「初始1000日」(從母親懷孕到孩子2歲)委員會的副主席,持續在親職領域發揮影響力。
 
譯者簡介
 
周昭均
 
  曾旅法十一年,取得巴黎第八大學音樂學博士學位,研究主題為當代音樂。留法期間曾任駐法代表處科技組科研訊息特約專案譯者,返台後從事法語翻譯與音樂教學。譯有《沒有景點的四大洲晃蕩》。 

 

目錄

第一部 當我們面對孩子時
1, 你有誇大嚴重性的傾向嗎?
2, 爸爸和媽媽的管教方式不一樣?
3, 自我的形象與罪惡感的重量   
4, 這一切,都是不由自主的……  
5, 當衝動變成強迫性
6, 你看不到的認知失調
7, 關於那些侮辱和貶低
8, 我忍不住動手了
9, 只因為他處於劣勢的地位
10, 他就是愛跟我作對!
11, 小孩就是任性!
12, 誰有權力?
13, 是在保護孩子,或是侵犯隱私?
14, 就算你偏心了,也沒關係……
15,愛他,比愛另一個孩子難
16, 有時會激怒我們的那種性格
17, 你對男孩或女孩毫無偏見?
18, 他太像我,或不夠像我?
19, 去愛,真的不容易……
 
第二部 是什麼讓我們失控了?
1, 精疲力竭的母親
2, 父親真的在崗位上 ?
3, 其實,我們都難以承認那些欠缺……
4, 荷爾蒙的影響力
5, 當生活的考驗消耗了我們的精力
6, 「所有我不想要的」都在他身上!
7, 那些一再重演的經歷
8, 是真的忙碌,或是為了逃避痛苦?
9, 當你覺得自己的存在沒有價值……
10,受傷的關係需要修復
11,為什麼我對孩子有這種幻想?
12, 無力見證者的傷痛
13, 我們與孩子之間的競爭
14, 無意識的報復
15, 這一切,都是對家庭的忠誠
 
第三部 不同年齡的孩子
1,已經充滿存在感的胎兒
2,分娩,一次極端的經驗
3,建立依附關係的最初時刻
4,那些讓母乳分泌的話語
5,嬰兒的哭聲
6,睡得像個寶寶一樣
7,一歲的孩子
8,一歲半到三歲
9,四到十二歲
10,青少年
11,有一天,他們會離開
 
第四部 23種自我練習
1, 不帶罪惡感地觀察自己
2, 為了不再有罪惡感
3, 他人的眼光
4, 我很緊繃,有壓力
5, 我生氣?
6, 他在哭
7, 聆聽
8, 溫柔的語言
9, 懂得說「不」,懂得說「好」
10,競爭
11,我愛自己嗎?
12,面對問題、不好的結果或輕微的偏差行為
13,我受不了他
14,控制憤怒
15,戰勝過去的無意識行為
16,你犯下無法補救的錯誤?
17,我無法愛我的孩子
18,寫信給孩子
19, 他用指責攻擊我
20, 跟胎兒說話
21, 告訴孩子他出生時的事
22, 修補錯誤從來不嫌晚
23, 最後的自我觀想

 

作者序
 
  為人父母是一場巨大的冒險。那非常美好……但是,讓我們勇敢說出來吧,無論在體力上或情緒上,都是相當大的考驗。每個人都對孩子有美好的幻想,然後他們出生了。如果孩子能讓我們感到如此幸福,獲得了超出期望的滿足,我們也有可能陷入絕望和無能為力當中。新手父母在面對困擾他們的種種強烈情感和所踏入的複雜新世界時,常常感到無助。
 
  蘿倫絲是保姆,她從沒想過自己會如此慌亂。與別人的孩子在一起時,她有耐心、樂於服務且游刃有餘。面對自己的女兒時,她卻發現自己常在發怒。她無法把自己一直盡力給予他人的給予蘿拉,並為此感到絕望,對自己做出了負面評價:「我不是個好媽媽。」
 
  父母肩負了好多責任,他們必須為教育孩子、保護孩子和孩子的健康負責;他們甚至認為自己必須要保障孩子的幸福和成功。
 
  而當人們知道你的子女順利完成學業也結了婚,常會驚嘆:「你真好命!」彷彿這件事輕而易舉。事實上,絕大多數的父母,包括那些看起來「很好命」的,都曾感到痛苦、質疑,遭遇過反抗期、危機和失敗。再加上許多文章闡述「如何像成功做出巧克力蛋糕一樣,成功塑造孩子」,似乎都在直指「父母懂得如何塑造完美子女」絕對不是神話。
 
  如果孩子無法滿足我們的期望,如果他不完美,我們可能會對他們心生怨懟,因為他們反映出來的,是我們自己的扭曲形象。畢竟在某種程度上,我們的孩子是我們的鏡子。我們常會將他們視為自己的延伸,視為自己的一部分。我們將現在的自己投射在他身上,期望他能成為我們自己想成為的樣子。他背負著我們理想化的自我,不知不覺間,我們給了他修復我們形象的任務。也因此,每次的失望都會深深影響我們。我們對於孩子的成功或失敗特別敏感,我們不一定總能察覺到,但我們有時難以保持必要的距離來面對孩子的要求、荒唐行徑或違抗,甚至是他們的需要。我們的行動未必總是合適、有教育性的。
   
  所以,教育一點都不輕鬆。在這份工作中,「專家」也沒能幫上什麼忙。有些小兒科醫師、兒童精神科醫師和心理學家以一副內行人的姿態,強迫推銷某些「定論」——某些隨著潮流而變化的定論。舉例來說,「安頓寶寶的藝術」[1]會隨著時代改變。「要讓嬰兒趴著睡」、「千萬不要,他可能會在枕頭上窒息」、「不不不,應該要讓寶寶仰睡」、「怎麼可以呢,如果溢奶會很危險的,所以要讓他側睡」……日常生活的每件事,像是怎麼背他、餵奶、睡眠等,也都一樣。當我們不遵從正在流行的囑咐時,就很容易產生愧疚感,再加上看到其他父母竟如此得心應手——看他們的家庭看起來如此和諧,看他們的小孩很可愛、很乖、功課很好……完美子女的神話又再度逼近!媽媽們尤其容易與他人比較,並感到自責。至於做爸爸的,大致只會意識到自己身分改變,而即使他們越來越常照顧寶寶,也越來越能承擔責任,他們卻鮮少覺得自己必須全盤瞭解和掌控全局。
 
  時代不同,教養也不同?
  在以前,教養這件事很簡單:孩子必須服從。如果他不服從,就會受到懲罰。父母用力量來約束孩子。他們打小孩、懲罰小孩,也認為這麼做是對的。打和羞辱並不被視為暴力,而被看作正常的管教方法。以前之所以很簡單,是因為我們不曾質疑「父母有權體罰,也應該體罰」。我們繼承了暴力的教育傳統,這種方法確實能有效地讓人變得具攻擊性或憂鬱——總之,它讓人變得不幸。針對這項作法的殘酷及它糟蹋人類的後果,少數起而反抗的聲音都被化為沈默。只有「以前的孩子比較乖」這種想法遺留下來。
 
  而今,常常有人說:「可依據的標準消失殆盡了。」然而,這些過去所謂的「標準」,不過就只是無知,甚至盲目。但有一件事是確定的,那就是我們越瞭解兒童的心理,我們就越無法下定論。兒童的需求隨著他們的成長而改變,他們的需求相當多元,他們的心理現象也比我們想像的複雜許多。以前,嬰兒被當作成天只有吃喝拉撒需求的物體,如今,我們懂得將他們視為「人」,但可惜的是,有時並沒能把他們當成「人」來對待,儘管我們知道自己對於孩子的某些行為會弄痛孩子,也對孩子不好;儘管我們越來越難相信「狠狠打屁股」的辦法,也不再能想像我們施予的懲罰會有任何功效。
 
  有些人說以前的小孩比較安靜、聽話、服從……但應該正視事實吧:父母抱怨孩子缺乏尊重和忘記傳統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我們的世界已經來到一個關鍵的階段,孩子不再聽從父母的話,世界末日應該不遠了。」
 
  大約兩千年前,一位埃及的祭司如此說道。在龐貝城的牆上,還可以看到侮辱教師的字眼。而在更久遠前,蘇格拉底也曾經批評當時的年輕人:「缺乏教養,根本不把權威放在眼裡,對於長者也沒有半點尊重;看到老人走進屋裡,不懂得起身致意。他們愛跟父母頂嘴,整天只知道瞎扯而不求上進。他們就是這麼糟糕。」由此可知,其實我們今天所面對的校園暴力、年輕人不尊重年長者……這些完全不是新的現象。而從古到今的成年人,也一直都在抱怨這些事。
 
  事實上,「以前比較好」這種普遍的想法也只是觀點的問題,是幻覺。以前,孩子被獨自丟在一旁,只有幾塊積木和小狗相伴,這難道會比現在給他的電腦、電動、電視和其他螢幕產品更有建設性?以前,學校裡頑皮的孩子會以「您」來稱呼老師,但也一樣愛打彈珠,會用下流的圖畫弄髒廁所的牆面,會把女孩困在洗手間。三、四十年前,只有少數孩子的需求會被聆聽與尊重;而在二十年前,這現象沒什麼改變;直到現在,這麼久以來,我也還是聽到許多孩子經歷受冷漠、受到傷害與深陷苦惱的遭遇。
 
  在今天,當個中學老師並不容易。這是事實。以前的年輕人會在成人面前噤聲,現在的學生則有更多期待:他們不是只想聽老師講課。如果他們感到無聊,就會動來動去。但我認為這並不是因為父母沒有為他們設下規範。
 
  每個年代都認為自己正在經歷權威的危機,經歷「小霸王」症候群。有些父母因為信念而選擇自由作風,有些因為缺乏決斷力或參與不足而過度寬容,然而以法國來說,大部分的家庭仍是專制的。依數據顯示,百分之八十四的法國家長仍會為了讓小孩服從而打小孩,百分之三十更會嚴厲體罰!研究結果甚至說明,因為母親的壓力與過勞,父母的暴力有增加的趨勢。
 
  現今,所謂的寬容態度常被群起圍攻:我們太尊重孩子了,把尊重孩子和害怕孩子反抗或害怕孩子的情緒混為一談。許多兒科醫師,甚至精神科醫師,都開始倡導恢復權威,甚至恢復體罰。他們的論點不盡周全,但這並未妨礙他們取得一定的成功。接下來,我會帶著你們瞭解箇中原因。
 
  如果確實有權威危機,那涉及的是我們缺乏內在權威和自我意識,而不是缺乏權威體制。我們將會看到,越專制的父母對自己越沒有信心。以前的小孩在恐懼中成長,現在的孩子則不再那麼害怕,這是真的,他們接受了更多資訊和刺激,他們完全不需要父母變得更加專制。
 
  孩子的教養,不止跟父母有關
  孩子的心理生活是複雜的,成人的心理生活亦然,兩者之間的關係則更為複雜。我們的孩子在告訴我們關於我們自己的事,他們是誰?他們的故事從我們的故事開始。孩子背負著一整個家族譜系,乘載了未被意識到的家族歷史,有時會表現出已經被壓抑了好幾代的情緒。面對他們,我們無法做出中立的反應。無論是我們有意識或無意識的情緒,都會影響孩子的情緒。我們對他們有所行動,他們則做出反應,我們又對他們的反應做出反應……要了解孩子與我們之間發生了什麼,就不可能不去考慮這個循環。
 
  如此一來,所有像是「應該要、我們必須」這類過度簡化、忽略了潛意識層面的學說,都值得懷疑。父母與孩子之間會發生各式各樣的事,在主張回歸權威者的分析中,通常都只考慮了現象學層面,也就是可觀察到的層面。然而,孩子的教育牽涉了許多人。我們以為這是父母兩人的事,但至少有另外四個人直接或間接影響了孩子,也就是祖父母和外祖父母。誰不曾突然發現自己正在使用跟自己父母一樣的權威語氣,說出相同的辱罵或貶低人的話語,說出這些如此傷人而我們曾努力絕不讓自己說出口的話語?有時,我們會發現自己做出不由自主的舉動,而就在面對自己的反應時,我們往往感到無能為力。
 
  提供育兒建議的教材中,經常忽略這種綜合性的層面。我們不只應該討論與子女的關係,也要討論父母之間的關係,討論父母與他們的父母和與對方父母間的關係。更別忘了還有潛意識、心照不宣之事、祕密、壓抑的情感、怨恨和家族中未被表達的痛苦等種種的力量。這些都有所影響。
 
  父母內心的孩子——也就是父母小時候的樣子——也有所影響。我們面前的孩子讓我們回想起自己曾是怎樣的孩子,即使我們並未意識到。孩子的出生讓我們又得重新面對自身錯綜複雜的經歷。我們的情緒混雜在一起:一個一直沒有意識到的傷口也會變成難解的心結。至今為止默默放過的事,如今在我們心中吶喊。我們自己的童年如回憶畫面般再次出現,或是更麻煩的,以我們未察覺的方式,改變我們的感知,影響我們對自己孩子的態度。
 
  是什麼主導了我們的教育風格?
  世上父母千百種,有些願意面對孩子使他們面臨的迷惑深淵,有些則把問題簡化,選擇了權威主義,並且百思不解:「我當初怎麼沒想到,自己竟會成為這樣的父母」。
 
  是什麼主導著我們想要實行的教育風格?從孩子出生到十八歲,教育一直是獨占對話內容的話題。有些人熱烈支持打屁股,有些是有節制地責罵,有些則宣揚要聆聽孩子的話。有些人會懲罰,有些則偏好制裁和讓孩子負起責任。有些人設了嚴格的規定,有些則推崇家庭民主。有些人任小孩哭泣,有些則馬上跑去安撫。父母教養的景象千變萬化,該如何找到標準?怎麼知道什麼是正確的?
 
  事實上,比起過去,我們現在掌握了更多參考標準。對於成長、兒童的需求、他的大腦、智力、甚至是情感,我們都有大量的知識。在實驗室裡,科學家們進行了許多觀察與實驗。他們的發現打擊了老舊的信念,也證實了不同教育方法的長處和短處。不過,這些研究結果似乎未被閱讀或聽取。而當它們被閱讀或聽取時,也經常被人以嘲諷的態度排除在外。所以很多人認為科學帶來了麻煩,我們不想要這些新的標準,它們質疑了我們的習慣,有時讓我們感到自己很糟糕。我們寧可繼續依附我們的信念,詆毀研究人員獲得的結果。
 
  很少有哪個領域會傳播這麼多過時的陳腔濫調。在教育圈,非理性仍舊具有主導的地位,甚至那些我們以為會更具科學精神的專家,像是小兒精神科醫師或心理學家也一樣。每個人都從自身的分析出發,然後發表某些彷彿顯而易見的法則,但他們竟然都忽略了針對相關問題的統計數據與比較研究。不過,比起相互批判,讓我們更進一步來瞭解這個現象吧,這個狀況是有原因的。
 
  關於教育,每個人都有既定的想法,雖然這些想法在一生當中很可能會經歷多次改變,特別是對有小孩的人來說。對於日常生活的每個舉動,都會有「贊成」和「反對」的意見。在伴侶關係中,這就是衝突的主題。有時,這些歧見甚至會導致離婚。這個問題同樣影響著孩子父母與伴侶的父母之間的關係。每個人確信不疑的信念或許在客氣的沈默中表現出來,或是引發激烈的討論,甚至讓這個主題變成家族聚會時的禁忌。我們無法平靜的討論,彼此的立場似乎難以妥協,也花費了過度的精力在為自己的立場辯護。然而,討論的激烈程度令人驚訝,為何火藥味會這麼重?我們將會看到,在理論之外,這還涉及了我們自身的歷史,如此激烈的情緒必然有其原因。
 
  確實,作為父母,我們的教養行為是由當代潮流、兒科醫師指令與其他正在流行的心理學學說所形塑,但這只是表象。在我們的主張與我們的作為之間,常有一道鴻溝。我們必須承認,我們的教育態度鮮少與科學、經驗或理性有關聯。有些人因而受苦,因此會去閱讀、尋找資訊和研究;其他受過更深的傷害,或尚未找出自已所受傷害的人,因為無法面對由這種落差造成的不適感,因此壓抑自己的情緒,並組成了統一的戰線來抵抗情感。我們看似依照自己的價值觀行動,但事實上,我們在宣揚依照我們行為方式調整過的價值。
 
  我們在教養中的壓力、沮喪、不安……
  有時,一切順利,家人們沈浸在共同的幸福中。突然間,氣氛變得緊張,孩子的一個舉動或一個字掀起了一場風暴:「我怎麼會有像你這樣的小孩?」我們與孩子的關係,充滿了這樣令人暈眩的高低起伏。我們會喜悅地與朋友、家人分享高點,但對於低點卻多少都會保持沈默,因為那令人愧疚也太過痛苦。
 
  因為沒有能夠讓人訴說傾吐且不做評斷的對象,容易衝動的父母很可能會堅守祕密,並陷入可能將他們推向虐待行為的動態中;其他拒絕暴力的父母則可能因為發生的事感到沮喪。有些人決定展開心理治療,也有些人不會對自己訴說內心的想法——對,甚至連自己都不說。他們只是逃離與孩子的親密關係,堅守嚴苛的教育方針,陷入憂鬱當中或加倍投入工作。
 
  沒錯,我們的小寶貝有時會把我們逼瘋。還是嬰兒時,他們不會按時睡覺,會溢奶,會原因不明地哭上好幾個小時。稍微長大一點,他們在地上滾來滾去、拒絕穿鞋子、咬自己的弟弟。上學後,他們則帶回來可怕的成績單和老師不悅的評語。自始至終,他們的房間永遠亂七八糟,有時甚至會蔓延到客廳。到了青少年時期,荷爾蒙也來摻一腳,我們接收了一連串的壞心情,而後他們把自己鎖在房間裡,把音樂開到最大聲……
 
  這些我們都知道。我們曾告訴自己,我們會做得比別人好,比我們自己的父母好——但最後只是失望。有孩子的生活讓我們的神經面臨嚴峻考驗。孩子哭叫的聲音、混亂的狀況、孩子永遠無法滿足的需求、孩子對於我們要求的抵抗,這些全都很累人。的確如此。但是,是什麼使我們與孩子疏遠到光是孩子的存在都能令人感到壓力?愛一個孩子並非如此容易。有許許多多複雜的動力交雜在一起,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我們其實應該要從這個問題開始,沒必要再多寫一本塞滿「應該要」和不切實際作法的教育書籍。首先,應該要釐清這些控制我們的潛意識動態。面對蠢事、失望、違抗,還有孩子的情感與需求時,在我們做父母的人身上發生了什麼?
 
  父母必須面對平常閉口不談的問題
  作為母親,我觀察了自己,也對此提出質疑。作為心理治療師,我則聽過各種極端的父母反應。有對於暴力的激烈程度感到無助的父母,他們有時也被這些暴力控制,有因為自己的態度而驚訝的父母,有因為對教育問題意見相左而關係破裂的伴侶,有哭泣的父母,有憤怒的父母,有擔憂的父母……我想在這本書中談一談平常閉口不談的事。重演自身的歷史是廣為人知的現象,但我們卻鮮少談論它。我們通常會去斥責那些「不好的父母」,但我的論點不同:比起評斷自己究竟是好是壞,更需要去瞭解在我們身上到底是什麼在搞鬼,阻止我們成為我們想要成為的父母。這本書的目標是提供一些線索,好讓每位父母能重新掌控自己的行為。
 
  (未完)
 
  [1] 來自珍納維耶芙.德來西.德巴瑟瓦(Geneviève Delaisi de Parseval)和蘇珊.拉勒蒙(Susanne Lallemand)合著的作品《安頓寶寶的藝術》(L’Art d’accommoder les bébés)。
 
推薦文   
 
我與當年那個曾經不愛孩子的自己和解
資深教師 沈雅琪(神老師)
 
  一邊看這本書,一邊回想著生養三個孩子的這十幾年,好多書上寫的就是一路走來的經歷,有時沉溺在回憶裡,想起當時痛苦的過去,但是更多的是釋懷,原來不是自己做得不好,而是很多人必經的過程。
 
  生第一胎的時候是期待的,跟工程師交往那麼多年,好期待看看我和他生下來的孩子長什麼樣呢?
 
  因為胎位不正,剖腹產的第二天麻藥退去,傷口的痛、排惡露的痛,真是痛到要人命,住院五天,我應該是愛孩子的吧?受不了一天只看孩子幾次,一直吵著要回家去。
 
  回到家,才是惡夢的開始。
 
  孩子一直哭鬧不停,明明搖睡了,放下去就又醒了,餵奶半個小時,把孩子搖睡,我清洗奶瓶整理東西,才剛躺下來要休息,孩子又起來哭了……沒能好好休息,身體又不舒服,大熱天的得一直穿著長袖的衣服、餵了給孩子母奶,得一直喝補湯、吃藥膳……好多的身不由己,讓我都快瘋了。
 
  出院第一天開始,我每天都得開車出去漫無目的地繞兩個小時,在車上狂哭發洩後才能回家面對他。一回到家又得面對一直哭個不停的他,對照同一天生產,一起做月子的姊姊,我真的是一個非常不盡責的媽媽,用了最好的擠奶器卻擠不出幾滴,姊姊的孩子一哭就耐心地搖著哄著,我卻只想把他給丟掉!
 
  那時不知道自己是產後憂鬱症,每天都在憂鬱和自責中度過,覺得自己好沒愛心,覺得自己怎麼會這麼討厭小孩……覺得自己好沒用,不管用什麼方法他都要哭,到底是要怎樣才不會哭?他哭,我也跟著哭……
 
  我常常打電話給遠在新竹的工程師說:我們把孩子送人好嗎?我快撐不下去了,我看到他就生氣,我一定帶不大他……一邊哭訴,一邊繼續替他換尿布、泡牛奶,每天以淚洗面。
 
  只不過是生個孩子,別的媽媽都散發著滿滿的母愛,對孩子細心呵護,為了孩子都能忍耐身體的疲憊,都可以當個好媽媽,怎麼我就不行?別人都可以有母奶好好餵養自己的孩子,我空有脹到一碰就痛徹心扉的胸部,一整天下來卻擠不到他一餐的量,疲憊、挫敗、無助、愧疚、悲傷、自責……有時還加上想離開人世的念頭。
 
  狂亂的以淚洗面過完整整一個月,產後憂鬱症慢慢退去,我的情緒才漸漸平穩下來,終於覺得他笑起來好像也還蠻可愛的,看著他喝飽睡足後張大眼睛東張西望,我這才能開始享受生了個孩子,當媽媽那種無法言喻的美好。
 
  為了彌補自己不愛孩子的這段黑歷史,我非常在意兒子的感受,總是想盡辦法滿足他的需要,想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給他,在他受委屈時恨不得替他承受……把他的壞脾氣全怪罪到我對他不好的那一個月,那滿到溢出來的愧疚感,讓我對他幾乎有求必應,無止境的包容。
 
  任何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只要不對等,久了就會開始變質,我對她的母愛,讓他變得完全的依賴和任性,直到他第一次罵我三字經時,我才恍然大悟,再繼續用愧疚對待他,不只毀了他,也毀了我自己。我開始收起不必要的關心和干涉,在孩子需要幫助時一定陪伴著他們一起度過,有困惑時我和工程師跟孩子聊聊,提供經驗和想法,讓孩子自己做決定、承擔後果。
 
  正如書上寫的:我與自己的情緒和解。我與當年那個曾經不愛孩子的自己和解,成為最好的自己以後,才能成為適合孩子的媽媽。